-
友情链接:
Powered by iphone游戏官网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
美国防长6月1日在新加坡刚跟澳大利亚副总理聊完\"多掏钱买军备\"的事儿,要求澳洲把军费提到GDP的3.5%,结果不到24小时,英国首相就跳出来宣布要造12艘新核潜艇,还要\"恢复战备状态\"。这速度快得就像多米诺骨牌,一个倒下,后面全跟着倒。
而这一切的起因竟然是美国的一句话:以后欧洲安全你们自己管,我要专心对付中国了。这种\"甩手掌柜\"的操作,把盟友们吓得够呛,生怕哪天美国真的撒手不管了。
澳洲被\"敲竹杠\"的无奈
说起澳大利亚这次被美国要求加军费,那真是典型的\"人在江湖身不由己\"。自从澳洲加入了AUKUS核潜艇俱乐部,就等于是把自己绑在了美国的战车上。这个AUKUS不是什么简单的军备采购合同,而是一个全方位的战略绑定协议。澳洲不仅要买美国的核潜艇技术,还要在南太平洋、东南亚,甚至可能在台海地区为美国冲锋陷阵。
美国防长赫格塞思这次开出的3.5%军费要求,可不是随便说说的。要知道,连北约的\"义务底线\"也就是GDP的2%,而澳洲现在的军费占比大概在2.1%左右。3.5%是什么概念?这几乎相当于把澳洲的军费开支增加近70%!对于一个总人口才2600万的国家来说,这个负担可真不轻。
更要命的是,澳洲现在已经没有退路了。核潜艇项目的预算保守估计也要2000多亿澳元,分摊到30年也是每年几十亿的开支。现在美国又要求增加常规军费,澳洲政府估计做梦都在算账。但不答应行吗?AUKUS框架下,如果澳洲不配合美国的要求,不仅可能在这个三国联盟中被边缘化,还可能失去获得先进军事技术的机会。英国的\"求人不如求己\"觉悟
英国这次的反应速度真是惊人,美国前脚刚对澳洲施压,英国后脚就宣布要大力发展自主国防能力。这种\"闻风而动\"的敏感度,说明英国政府对美国的战略转向有着清醒的认识。
英国首相斯塔默宣布的新核潜艇计划确实雄心勃勃:12艘新一代攻击型核潜艇,预计投资规模将超过400亿英镑。这个数字对于脱欧后经济还在恢复期的英国来说,绝对不是小数目。但英国政府显然认为,与其把安全希望寄托在美国身上,不如趁早自力更生。
英国的焦虑其实很好理解。美国防长赫格塞思3月份签署的《临时国家国防战略指导意见》明确表示,美国未来十年的国防资源将优先配置在\"印太地区\",而乌克兰的安全问题将由欧洲自己负责。这等于是在告诉欧洲盟友:别指望我了,你们自己想办法。
对于英国来说,这种信号特别刺激。英美\"特殊关系\"一直是英国外交政策的基石,现在美国要把注意力转向亚太,英国就必须重新考虑自己的安全保障问题。冷战结束后,英国的核威慑力量相对萎缩,现在看来必须要重新加强了。
美国战略转向的多米诺效应
美国这次战略调整的影响远不止澳洲和英国。整个西方联盟体系都在经历一场深刻的重新洗牌。美国明确将中国定义为\"唯一步步紧逼的威胁\",并将主要资源投入印太地区,这种单一化的威胁认知和资源配置,必然会对全球地缘政治格局产生深远影响。
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欧洲安全体系的重构。北约28个成员国中,大部分都习惯了依赖美国的安全保护伞。现在美国要\"战略收缩\",这些国家就必须在两个选项中做选择:要么像英国一样加大自主国防投入,要么像澳洲一样接受美国更高的军费分摊要求。
德国、法国等欧洲大国现在面临的压力可想而知。德国目前的军费开支刚刚达到GDP的2%,如果美国要求提高到3%甚至更高,德国政府恐怕要头疼了。法国倒是一直保持相对独立的国防政策,但面对美国的战略调整,也不得不重新评估自己的安全环境。
军备竞赛的新一轮升级
从全球视角看,美国这次战略调整可能会引发新一轮的军备竞赛。澳洲被要求增加军费,英国主动扩充核力量,这些都是明显的信号。其他国家看到这种趋势,也会相应调整自己的国防政策。
亚太地区的军备竞赛可能会更加激烈。美国在印太地区的军事部署加强,必然会引起其他大国的反应。日本、韩国等美国盟友可能会进一步增加军费开支,而中国等国家也会相应调整自己的国防战略。
这种军备竞赛的成本是巨大的。全球军费开支近年来持续增长,2023年已经超过2.4万亿美元。如果这种趋势继续下去,各国用于民生和发展的资源就会相应减少,这对全球经济发展和民众福祉都不是好事。
更担心的是,军备竞赛往往有自己的逻辑和惯性。一旦开始,就很难停下来。每个国家都会担心自己在竞赛中落后,于是不断加大投入,形成恶性循环。历史上的很多冲突,都与这种军备竞赛有直接关系。
小国的生存智慧
在这种大国博弈加剧的环境下,小国的生存智慧就显得特别重要。澳洲虽然国土面积大,但人口有限,本质上还是个中等国家。面对美国的压力,澳洲选择了配合,但这种配合的代价也是巨大的。
其他小国可能会从澳洲的经历中吸取教训。过度依赖某个大国的保护,虽然短期内可能获得安全感,但长期来看可能会失去自主性。新加坡、瑞士等国家的中立政策,在这种环境下可能会显得更有智慧。
变局中的机遇与挑战
美国这次战略调整,对不同国家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。对于那些长期依赖美国保护的国家来说,确实需要重新思考自己的安全战略。但这种\"断奶\"过程,也可能让这些国家获得更大的自主性。
从长远看,一个多极化的世界可能比单极霸权更加稳定。当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完全主导全球事务时,各国就更容易通过协商和妥协来解决争端。当然,这个转型过程可能会比较动荡,需要各国政治家的智慧来管理。
对中国来说,美国的战略调整既是压力也是机遇。压力在于美国将更多资源投入到针对中国的战略竞争中;机遇在于其他地区的美国影响力可能会相对下降,给中国更多的外交空间。
关键是如何管控这种竞争,避免滑向冲突。历史上大国竞争的结果往往是两败俱伤,如何在竞争中保持理性和克制,考验着各国领导人的政治智慧。毕竟,无论军备竞赛多么激烈,和平与发展仍然是人类社会的主题。
Powered by iphone游戏官网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